你的位置:爱游戏手机版客户端 > 新闻动态 > “虎师”新22师师长罗英,辽沈战役后下落究竟如何?
“虎师”新22师师长罗英,辽沈战役后下落究竟如何?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3:14    点击次数:105

1948年10月的辽西平原上,炮火连天,硝烟弥漫。

新六军新22师师长罗英带着残部在枪林弹雨中突围,这位黄埔八期出身的湖南汉子,此刻正面临人生最艰难的选择。

卫立煌的命令白纸黑字写着让他立即撤回沈阳,可他的老长官廖耀湘还生死未卜。

罗英把电报揉成一团,骂了句"去他娘的",带着部队继续在包围圈里寻找廖耀湘的下落。

这位在沙岭战役中打出威名的悍将,此刻心里跟明镜似的。两年前那场恶战,他带着千把号人硬是扛住了东野五个旅的猛攻。当时阵地上子弹都快打光了,重机枪只能点射,山炮炮弹早就见底。罗英记得特别清楚,有个小兵哆嗦着问他:"团座,咱还能顶住不?"他咧嘴一笑:"怕个球!老子当年在上高会战都没怂过!"结果这一仗愣是打出了1:50的伤亡比,气得东野编了顺口溜:"吃菜要吃白菜心,打仗要打新六军"。

要说罗英和廖耀湘的关系,那真是铁得能穿一条裤子。从驻印军时期开始,罗英就是廖耀湘手下的得力干将。辽沈战役前,新22师的弟兄们私底下都说:"咱师长眼里就只有廖长官,连老蒋的话都得往后排。"这话还真不假,当卫立煌的电报和廖耀湘的命令摆在一起时,罗英想都没想就选了后者。

突围路上,罗英的部队被打得七零八落。有个参谋急得直跳脚:"师座,再不撤就真完犊子了!"罗英叼着半截烟,眯着眼睛看了看地图:"慌啥?廖长官肯定在前头等着咱们。"其实他心里也打鼓,东野的包围圈越缩越小,再这么耗下去怕是真要交代在这儿。可要让罗英扔下廖耀湘自己逃命,那还不如一枪崩了他来得痛快。

最后那场战斗来得突然。在老达房附近,罗英的部队被东野一个冲锋就打散了。有人看见他带着警卫排往高粱地里钻,后来就再也没了消息。廖耀湘被俘后写的回忆录里,对这位爱将的下落也是含糊其辞,只说副师长周璞跟着他一起突围,对罗英只字未提。

战后关于罗英的传言特别多。有人说他被俘后遭了毒手,死得特别惨;也有人说他化装成老百姓逃出来了,在哪个山沟沟里隐姓埋名。他老婆刘志松后来回忆,丈夫被俘后就音讯全无,儿子不得不改姓刘,后来成了画家住在南京。这些说法都找不到确凿证据,倒是东北的老兵们提起罗英,都说这是个硬骨头,打起仗来不要命。

新六军的老兵们至今还记得罗英的脾气。有次演习,上面派来的观察员指手画脚,罗英直接怼回去:"你懂个屁!老子在缅甸打鬼子的时候,你还穿开裆裤呢!"这话虽然糙,可说的在理。从淞沪会战到缅北反攻,罗英确实是尸山血海里滚出来的。可惜啊,这样的悍将最后落得个下落不明,连个确切说法都没有。

要说罗英最传奇的一仗,还得数1946年的沙岭战斗。当时他带着66团守一个小村子,东野调来两万多人都没啃下来。打到第四天,阵地上就剩几门迫击炮还能响,重机枪都哑火了。罗英把团部的文书、炊事员都赶上阵地,自己拎着冲锋枪在最前头督战。后来增援部队赶到时,阵地上活着的没几个,罗英浑身是血,手里还攥着打光子弹的枪。

辽沈战役前,新22师可是国军里数得着的精锐。全副美械装备,士兵都是打过缅甸战役的老兵。罗英经常跟部下吹牛:"咱新22师就是廖长官手里的王牌,指哪打哪!"谁承想短短几年光景,这支虎狼之师就在东北黑土地上折戟沉沙。现在想想,要是当初罗英听了卫立煌的话,说不定还能带着部队全身而退。可那样的话,他就不是罗英了。

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。罗英被俘前,警卫员看见他把军衔撕了,手枪里的子弹退得只剩一颗。没人知道这颗子弹是留给自己的,还是准备最后拼一把。就像没人知道这位"虎师"师长最后的结局一样,都成了永远解不开的谜团。

东北的老百姓中间流传着各种版本的传说。有人说在黑山见过一个长得像罗英的老头,整天对着军事地图发呆;也有人说在战俘营里见过他,因为不肯认罪被秘密处决了。这些传言越传越邪乎,可就是找不到一个亲眼所见的证人。倒是南京军事档案馆里,还保存着新22师的作战日志,最后一页的日期永远定格在1948年10月28日。

罗英的故事就像那个年代很多国共将领的缩影。他们从抗日战场上的英雄,转眼变成内战中的败军之将。有人选择起义投诚,有人顽抗到底,更多的人像罗英这样,消失在了历史的迷雾中。现在想想,要是没有那场内战,这些在抗日战场上立过功的将领们,本该有个更好的结局。

这篇文章想让大家都营造出积极向上又健康的网络环境,绝对不能有那种低俗的东西或者不好的信息。要是谁侵犯了别人的权益,就得赶紧联系我们,我们会尽快把事情处理好。